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第十六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今日隆重揭晓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5/12/3 20:38:39  浏览量:2102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十六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颁奖典礼今日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吴一龙教授,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孙颖浩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教授等13位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优秀工作者秉持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及其在各自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荣获该奖项。

  本届颁奖典礼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吴杨奖管理委员会主任高卫中先生与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郑磊女士共同主持。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张礼和院士介绍了吴杨奖的具体评选流程和报名评选情况。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张永红先生,吴杨奖专家委员会委员樊代明院士,吴杨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凯撒先生出席颁奖典礼并分别致辞。

 

  昨天——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吴杨奖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吴杨奖一路走来,伴随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助力中国医药卫生事业薪火相传。20载光辉历程,硕果累累,截止2015年,已有377位杰出医疗卫生工作者获得这一荣誉。吴杨奖以其科学严谨的评选程序、严格认真的评审态度确立了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声誉和地位,成功鼓励了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有力地推动了医药卫生领域的发展,是社会力量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创新的典范。

 

  今天——承前启后,既往开来

 

  张礼和院士称,今年的吴杨奖采取个人网上申报和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吴杨奖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确认评选资格和分组,报名者先经过专业委员会评选小组严格的初审,评选出来的候选人再由吴杨奖的专家委员会做终审,评选结果于2015年9月28号评审结果在吴杨奖官方网站公示一个月,征求学界和公众意见。最终评选出基础医学领域2名、临床领域6名、药学领域2名、公共卫生领域2名共12名获奖人。同时,经过专家委员会讨论评选出1名特殊贡献奖。

  随着颁奖大幕的缓缓拉开,这13位杰出的获奖医药中青年研究者一一揭晓。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

  “他是我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和转化医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带领我国肺癌临床研究跻身国际前列、为全球EGFR‘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做出主要贡献。他2015年获得IASLC杰出科学奖,成为世界肺癌研究会有史以来首位荣膺此项大奖的中国肿瘤临床科学家。他主持的‘肺癌个体化精准诊疗’研究成果被写入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肺癌诊疗指南,对提高国际肺癌治疗水平做出了贡献。”

 

  吴一龙教授是我国肺癌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肺癌领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创新性贡献: 1. 牵头创建了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积极推动我国肺癌临床研究。首次明确了我国肺癌分子分型,在此基础上,与亚太及其他地区专家合作,领衔设计实施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随机临床研究。建立了 EGFR 突变型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 2.肺癌外科技术研究成果成为国际参考标准之一。首次提出纵隔淋巴结系统清扫术可显著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成果被写入我国及欧美的多个肺癌外科相关指南。 3.推动了我国肺癌研究的临床转化应用。于国内率先推动将靶向药物纳入地方医保项目,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成为现实治疗方法。由于明确了靶向治疗的受益人群,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4.引进、推广和发展循证肿瘤学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62 篇,总影响因子 201.1 分,其中 4 篇发表于《柳叶刀 - 肿瘤学》;编写专著教材15部;创刊《循证医学》;主持制订我国首部《肺癌临床指南》,共同主持制订《肺癌诊断和治疗规范 2011 版》,规范了我国肺癌的循证诊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北京大学胸外科学学系主任王俊教授

  “他是我国胸部微创外科学的奠基人,开展了我国首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引领我国普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革命性转变,为建立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显著提高我国肺癌诊疗水平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俊教授 1989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95 年获得国际抗癌联盟(UICC)ICRETT 奖学金;1997 年获美国胸外科学会 (AATS) Graham Fellow 奖学金(全世界每年 1 人得奖),在美国接受严格的临床和科研训练,先后在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 (MGH)、Mayo Clinic 等著名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作为我国胸部微创外科学的奠基人,开展了我国首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引领我国普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革命性转变,并建立了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肺癌诊疗水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肺癌诊疗领域迄今唯一的国家级奖项。主持“863”等 10 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28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12部。

 

  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孙颖浩教授

  “他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首次提出中国人与欧美人群不同的PSA诊断策略。他首次建立了具有中国人特征的遗传风险评分,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他发明了孙氏输尿管肾镜,提高了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的碎石率。“

 

  孙颖浩教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2 年,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结合中国人特点创用多项个体化关键技术,推动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全国的推广。首次提出中国人与欧美人群不同的 PSA 诊断策略。首次发现 2 个中国人前列腺癌高度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rs817826和 rs103294,以此建立了基于 13 个SNP 的具有中国人特征的遗传风险评分,并发现中国人前列腺癌特异的融合基因、多个 LncRNA 等分子标记物,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首创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创新了肾激光碎石的国际传统理念。发明了兼顾传统硬性和软性输尿管镜优点的孙氏输尿管肾镜,提高了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的碎石率, 实现“一镜多能”。

 

  明天——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在颁奖典礼的最后,吴一龙教授获吴杨奖管理委员会邀请代表13位获奖者发表获奖演讲。在短短20分钟里,吴教授谈到了我国肺癌面临的严峻现状,“我国肺癌每年新增病例60多万,占全球肺癌发病总数的1/3,更为可怕的是,我国的肺癌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在刚刚完成的200多万肺癌人口统计中,我国肺癌患者的中位年龄比国际肺癌人群整整年轻了10岁”。然而面临这样严峻的挑战,吴教授并没有选择退却,而是凭着强烈的求知欲、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顽强的毅力完成了EGFR 突变型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的建立。正是有了吴教授这样的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肺癌的治疗在短短20年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0年,全国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仅有短短的10个月,而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40个月,这意味着将近有一半的患者达到了5年生存。可以想像,吴教授的努力让多少患者重拾生命希望,又挽救了多少濒临绝望的家庭。

 

  尽管已经取得了如此的成就,吴教授依旧奋斗在与肺癌斗争的第一线,孜孜不倦地进行肺癌的诊疗研究。怀揣 “大慈恻隐之心”,秉持 “普救含灵之苦”之愿,吴教授身体力行地向我们展示了“大医精诚”的精髓,为年轻一辈的临床工作者树立了职业与道德的楷模。 相信,这也是吴杨奖当初设立的目的所在,激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

分享到: 更多